首页 >> 楠草

现代农机具开出创业路直芒草细萼茶柳叶鳝藤百种卷缘乳菀Xv

时间:2023/08/16 18:23:16 编辑:

现代农机具“开”出创业路

发布日期: 来源:福建 作者:全幸雅 实习生 廖子谦 通讯员 巫建辉 杨颖 吴火招

高速插秧机在插秧。

核心提示:

随着农机装备的普及,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正朝着机械化、规模化、产业化方向蜕变,促进农业节本丰产,高效发展。不少年轻的新型职业农民“嗅”到了机械化农业的商机,利用农机闯出一条致富路,并直接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现代化转型。

4月8日,在三明市清流县里田乡优明家庭农场里,4台高速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。伴随着阵阵机器轰鸣声,一排排秧苗被整齐地插入泥土之中。

“这批秧苗全是由工厂化育秧技术培育的。最近几天,整日气温都在13℃以上,正是插秧的最佳时期。用上高速插秧机,我们父子3天就能插完3000盘秧苗!”巫善生说。

近日,走进清流,探寻“90后”新型职业农民巫善生依托农机创业的故事。

打田

机械化助力春耕备耕

走进优明家庭农场的厂房,只见拖拉机、插秧机、喷雾机、收割机、吸粮机、烘干机、无人飞机等农机设备应有尽有。

“这是从日本引进的水稻播种流水线,我们的秧苗就是在这条流水线上播下的。育秧盘上了流水线,依次经过底层装土箱、播种箱、上层装土箱,就完成了播种流程。”巫善生指着一台带有三个金属箱的机器说,以前,10个工人一天只能播种40公斤,现在用流水线播种,只需一人操作,一小时就能播种6公斤,可供40亩地插秧,与人工播种相比每亩还可省半斤种子。

跟随巫善生的脚步,进入了暗化室。“在这里,我们采用‘叠盘暗出苗’技术育秧。这项技术须把经流水线播种后的育秧盘叠盘堆放于暗化室内。每20~25盘一叠,每叠顶层放置一张装土而不播种的育秧盘,暗化室温度控制在32℃左右,湿度控制在90%以上。经48~72小时,待80%种芽长到0.5~1.0厘米时,就能转送到秧田进行后续炼苗了。”

“虽然购买机械设备需要投入不少资金,但和人工种植比起来与合金化、热处理处于同等地位(见金属的强化),由于节省种子和人工成本,总成本却更低。”巫善生说,此外,采用全程机械化也极大地提高了育秧效率。“传统的撒播方式受春季雨水及低温天气影响,容易出现出苗差、秧苗偏弱、成秧率不高等情况,而机械化育秧能降低外部不利因素对早稻育秧的影响,具有播种均匀、出芽整齐、出苗率高的优点。”

“没有机械化技术时,大家在开春后就开始整秧田、浸稻种,再加上播种、看水等,每年育秧要花费大量时间。”巫善生说,“特别是今年春耕碰上了疫情,大伙儿要抢农时,机械化育秧操作人手少、效率高,可帮了我们大忙!”

<楠叶槭p>机插秧苗

返乡变身“农机创客”

1993年出生的巫善生是土生土长的清流县里田乡田坪村人。谈到自己与农机结缘,这位憨厚、朴实的小伙子说,是希望帮助父母亲务农,并摆脱传统农业经营模式。

2013年,父亲巫优明偶然路过一片地势平坦、土质优良的抛荒地,决定承包下来,扩大家中水稻种植面积。

“当时,父母为了130亩地起早贪黑,一年到头没个歇息的日子。原来,家里的农机设备只有一部手扶拖拉机和一台小型收割机,播种、插秧、施肥全凭一双手。农忙时,每天要请十几名工人,一年下来,扣除工人工资,挣不到几个钱不说,还非常辛苦。”巫善生回忆,2013年秋收后,他亲眼看着父母俩在烤烟房旁铺了个简易茅草床,守了七天七夜,才将稻谷烘干。每当想起父母历经风A. 测试标准模块化功能:提供使用者设定所需利用的测试标准设定吹日晒的脸,他都止不住阵阵心酸。

“2014年,我放弃正在学习的体育专业,帮助父母务农。返乡后,我以父亲名义注册了‘优明家庭农场’,开始创业。”巫善生说。

创业初期,如何摆脱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成为摆在巫善生面前的首要难题。“在一次县农业技术培训会上,农业专家现场展示农机操作技术,还详细介绍了高度机械化的生产模式,这让我眼前一亮。”巫善生意识到,想转变农业经营模式,必须利用农业技术,转变农业生产方式。于是,他主动报考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,系统学习农业技术,几年来边学边种,成了当地农机种田的行家。

“2015年,我购入了一批高速插秧机,原来十几人、半个多月才能完成的插秧作业,用高速插秧机,两人仅花4天时间就能完成。”巫善生说,随后,他又伞序冬青说服父亲买来大型收割机,淘汰旧的农机设备。“大型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割50~60亩水稻,效率是原来的2倍,能很斑鸠蓟好地解决成熟水稻由于未及时收割在田间发芽的问题。”

2015至2017年,巫善生共投入100多万元购买各式农机设备,实现了打田、播种、插秧、撒肥、防治、收割、烘干全程机械化运作。2017年,福建省农业厅、财政厅授予优明家庭农场“福建省粮食产能区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”称号。

暗化室刚发芽的小苗

一条龙服务产销两不误

靠着完备的机械化设备,巫善生不仅种好了自家流转的600亩地,还为周边乡镇农民提供“水稻种植托管服务”。

“全流程托管包括旋耕、育秧、插秧、植保、收割、烘干、碾米等环节。我们提供一条龙服务,农民只需出每亩300多元的托管费用和农药、化肥成本费,种植、销售、运输都无需操心。”巫善生说,集约化经营模式既推动了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,又把农民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,让他们有时间从事其他1、 拉力实验机的适用范围:拉力实验机也称拉力机工作,增加收入来源。

“水稻种植有了全程托管,我们可以坐等收益!”里田乡李坊村种粮大户谢远彬说,“去年,家中的水稻种植面积有110亩,通过托管,每亩成本降低了200多元,亩产却提高了近100公斤,亩产水稻达700多公斤,每亩收益有1500多元。”

如今,巫善生一家四代6个劳动力,几乎承包了全村的水稻种植和销售,县内水稻服务总面积超1800亩。但对于巫善生来说,县内水稻生产托管市场仍相对有限。

为让农机设备发挥最大效益,他于2017年着手拓宽农机服务范围,开展无人机植保、机械化收割等跨区作业。“当年,仅跨区作业业务的营业额就有160多万元,利润达50多万元。”他说,去年,他还与两个从事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年轻同乡“抱团发展”,共同成立了福建壹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共享农机设备,提高跨区作业服务能力。如今,公司服务区域已延伸至龙岩、泉州、汕头等地。

除了在农机上做文章,巫善生还在销售上下足了功夫。在他眼里,同样一亩地,提高其产值的途径无非有两条:一是通过规模化生产、选育高纪之川产良种,降低产品成本;二是通过种植高端品种、建立差异化营销模式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

为此,他创建了“米初见”品牌,发展订单农业,根据香味、口感等标准分级别选育了6个不同的水稻品种,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。

“此外,我们还开展体验式销售,于福州、厦门、泉州、漳州开设体验店,销售自家大米,并同多家休闲农庄合作,每年组织一批农庄客户,免费为其提供吃住,来大米原产地考察。”他说。

如今,优明家庭农场已迈入产销一体化阶段,大米价格比市场价翻了好几番,但仍供不应求,真正实现了“农民不愁种稻,也不愁卖米”。今年,巫善生计划成立“米初见”线上销售平台,拓宽销售渠道,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。

孩子不爱吃饭挑食怎么办
儿童退烧药哪个效果好
冬至喝什么去寒气
如何治疗初期口腔溃疡
相关资讯